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華僑華人研究>>學術研討
《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21)》于近日發(fā)布
2021年12月28日11:23  來源:中國僑聯(lián)

  

12月23日,由華僑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fā)布了《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21)》。

《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21)》分為總報告、教育文化篇、文化認同篇、移民與留守篇、專題篇五個部分。

總報告對英國本土華文教師——海外華人群體中從事華文教育的教師群體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英國本土華文教師對工作的整體滿意度較高,各子維度的滿意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自我實現(xiàn)”“人際關系”“進修晉升”“物質環(huán)境”“外部支持”“領導管理”;不同教師在性別、教齡、學歷、任教機構和教學對象方面呈現(xiàn)較為明顯的差異;在影響因素方面,學歷、教齡、家庭與組織的支持是影響英國本土華文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重要顯著性變量?倛蟾嬖趯嵶C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建議,應該通過增權賦能、精準培訓、自我調節(jié)、專業(yè)發(fā)展和教研相長的方式,提升英國本土華文教師工作的滿意度。

教育文化篇共有三篇報告。第一篇報告調查緬甸華僑華人中從事華文教育的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影響其專業(yè)水平的因素。第二篇報告調查泰國華裔留學生在中國利用不同社交媒介融入、適應當?shù)厣畹那闆r。第三篇報告比較泰國與印尼華裔留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適應中國本地生活的差異。三篇報告在整體上突破以往華文教育研究倚重經(jīng)驗總結和感性描述的傳統(tǒng)研究范式,呈現(xiàn)了華文教育研究路向的可能性和豐富性。這三篇報告提出,應繼續(xù)加大與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利用社交媒介對在華外籍人士關系的影響來開拓跨文化傳播的影響力和文化涉入度。同時,鑒于東南亞國家在華學生跨文化適應能力相對較強,今后可吸引更多東南亞學生,尤其是攻讀碩博士學位等高學歷的學生群體來華留學,優(yōu)化在華留學生源結構,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文化認同篇有兩篇報告。第一篇報告利用量表調查馬來西亞新生代華人的雙重文化認同以及文化變遷問題。第二篇報告調查馬來西亞歷史上不同年代的華文教育運動對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影響。兩篇報告從定量和定性等多個層面分析馬來西亞不同世代華人的身份認同,認為應該注意到新生代華人文化、身份、國家等認同問題的復雜性。

移民與留守篇共有四篇報告,以浙江溫州華僑華人及留守人群為對象進行調查。第一篇報告調查溫州麗岙街道華僑華人移民西歐的歷史與現(xiàn)狀。第二篇報告調查目前溫州麗岙華僑華人的中國妻子留守在老家的生活情況。第三篇報告調查溫州麗岙僑鄉(xiāng)義務教育階段的跨國留守兒童的生活現(xiàn)狀與學習問題。第四篇報告調查溫州玉壺鎮(zhèn)小學和玉壺鎮(zhèn)中學留守兒童居于弱勢處境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四篇報告從移民海外的情況及留守僑鄉(xiāng)等不同側面進行分析,試圖挖掘溫州華僑華人和留守兒童的真實處境。這四篇報告建議,應重視僑鄉(xiāng)留守人群的相關問題,特別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和關愛問題。

專題篇有四篇報告。第一篇報告從泰國華商網(wǎng)絡視角出發(fā)考察華商網(wǎng)絡在中國對泰投資中的影響,探討華商網(wǎng)絡在影響中國對泰投資中起到的作用。第二篇報告從華人商會發(fā)展與治理的角度探析影響菲律賓華人商會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內外因素,提出引導華人商會參與和助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建議。第三篇報告考察近十年來日本中國新移民的人口特征與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華人社團、華文媒體、華文學校、華商企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它們在中日交流中的作用。第四篇報告調查阿根廷中國新移民人口發(fā)展、行業(yè)分布、社團功能、子女教育、融入主流等問題,探討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及其發(fā)展對策。

《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21)》通過以上五個方面把握目前華僑華人在海外的最新生存現(xiàn)狀,并提出有價值的政策建議。

文章來源:中國報道

(責編:王路凱、黃瑾)
X
 
青田县| 丹东市| 达日县| 泾阳县| 伊宁县| 精河县| 汾西县| 堆龙德庆县| 德化县| 甘肃省| 榆社县| 恩施市| 宜都市| 丽江市| 凤翔县| 荥经县| 乐清市| 东光县| 五原县| 惠东县| 施秉县| 贵阳市| 三台县| 贵定县| 西乌珠穆沁旗| 德令哈市| 临夏市| 弥勒县| 长垣县| 尚义县| 九寨沟县| 宁国市| 壤塘县| 云龙县| 车致| 丰镇市| 南皮县| 万州区| 招远市| 南丰县|